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1-節拍器是什麼?節拍器的基本功能介紹




說到節拍器,二十幾歲以上的鼓手應該馬上會想到這台TAMA的RW105或是BOSS的DB-88/90。這兩台機器可說是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的神器,常常不吃不喝存的錢就是為了買其中一台,因為他們很貴,而且鼓手都用他們,用其他的好像有點遜。我自己用的是TAMA,第一台從國中用到大學不見了,還是很不甘心的買了一台二手的,據說BOSS的功能比較強大,但由於我沒用過,而且其實TAMA的功能就已經蠻強大,所以主要還是以TAMA的節拍器為主要討論對象,相信網路上也有許多BOSS DB-88/90的文章可以找得到。

基本上我用節拍器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確認速度和他的subdivision(比如某個速度的三連音或十六分音符怎麼打),一個是練習自己的穩定度。在subdivision的部份其實兩台機器的功能是一樣的,分別都有四分、八分、十六分和三連音,TAMA稱為beat的功能則相對應於BOSS的accent(重音),這些都可以分別控制音量,另外還有一個旋鈕可以控制主音量,對於節拍器來說已經是很好用的功能了(但我一直到三年前才知道他的妙用)。

節拍器的演進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古早的鋼琴節拍器需要上發條轉轉轉才會動,重音的選擇也有限,RW105變成電子式,可以裝電池或插上變壓器,重音選擇一口氣進化成從0到9,只是一旦time signature改變,比如說一首歌從4/4變成6/8,就要手動把速度加倍或是把八分音符那軌拉出聲音(以一拍一下的需求來說),但對於打流行樂為主的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影響。自從智慧型手機誕生之後,節拍器功能的app也紛紛冒出來,身為一個節拍器app莫名狂熱份子,幾乎所有免費的app我都下載來玩過,後來甚至也買了兩個覺得真不錯值得支持一下的app,節拍器app的功能就比較智慧,畢竟是裝在智慧型手機裡面,比如time signature可以直接調整、subdivision變得更多元、有些會有好用的練習模式等。app型的節拍器和電子式的節拍器各有優缺點,我自己是兩種都會用,表演的時候需要確認速度則絕對會用TAMA,因為曾經發生過帶手機上台,卻因為舞台上的震動讓手機ㄎ一笑的慘劇。

最直覺的節拍器使用方法就是譜上寫多少bpm就調多少bpm,一拍一下,然後調到適當的音量開始練習,就像有人在旁邊很規律的一直幫你數1234一樣。一開始用節拍器的時候我還不知道beat/accent的功能是什麼,所以每次練習都把他關掉,後來跟老師上課之後才被要求要開,4/4拍就開4拍一下,但還是不知道為什麼,直到後來開始接觸polyrhythm的東西才發現,原來那個「1」有這麼重要,一旦不知道1在哪裡就回不去原來的groove了。就這樣呆呆的用節拍器用了很久,也因為都開一拍一下,所以有自己好像很穩的錯覺,但有的時候表演沒聽節拍器又會被說不穩,於是漸漸的就習慣表演的時候也聽節拍器,練團的時候也帶節拍器,變得非常依賴節拍器,是如果沒有帶他上台表演會很緊張的那種,沒想到這件事情讓我之後在學校進修時變成一個急迫需要解決的麻煩問題,因為規定鼓手不能聽節拍器上台。

無論是什麼形式的節拍器,我認為使用節拍器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自己不會再需要節拍器,尤其是鼓手。雖然說舞台上的速度和節奏不只是鼓手一個人的責任,但就實際層面來說,鼓手不用記和弦該怎麼演奏,如果連穩定都辦不到,好像就完全失去存在的意義了。鼓機(drum machine)之所以無法完全取代真人鼓手,除了視覺上的效果以外,還有一些玄秘的「人味」是機器無法模仿的,比方說鼓手的grooving,如果有機會可以看以下兩個影片比較一下:Stev Jordan v.s. Bernard Purdie,兩個都以grooving著稱的鼓手,他們的過門不一定多又花俏,但就是能夠讓你覺得可以聽一整晚都不膩。





另一個以鼓手角度來思考的理由是,如果不能聽著其他樂器一起表演而是聽著耳機裡的「低-都-都-都」,連我都想放一台鼓機代替自己,因為完全與音樂隔絕的結果就是讓自己變成一台巨型節拍器,台上的其他人只是對著一台看起來像人的節拍器在表演而已,甚至有的時候歌曲有速度的變化,或是臨時歌曲有什麼結構上的改變,如果鼓手只是悶著頭在對節拍器,好像就失去了許多表演的樂趣。

下篇文章將介紹節拍器的妙用,還是會以TAMA的RW105來示範,雖然現在大部分的人都使用手機app,但app的世界實在太大了需要獨立一篇,而且被我埋沒很久的RW105實在值得我為他好好寫篇文章,他好用的程度可是曾經讓我在學校被同學開玩笑是不是從教室偷來的呢。


(每篇文章最後會附上一個表演沒有聽節拍器的鼓手的影片來增加我的論述強度。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是許多人包括我自己的偶像之一,Mike Portnoy,在2003 Modern Drummer Festival的表演影片,當時他還是Dream Theater的鼓手。這個影片也完美解釋了「速度」不是鼓手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靠所有人的對眼默契(eye contact)和基本功來維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