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好多人(大部份是家長)問,打鼓真的要打到「進擊的鼓手(Whiplash)」裡面那樣噴血才算厲害嗎,每次我都很猶豫要不要解釋那些其實都是戲劇效果,一方面覺得好像不應該摧毀他們心中好不容易建立起對鼓手的莫名崇拜(是有多虛榮),一方面又覺得好像應該解釋一下,不然我好手好腳的好像很弱(是有多虛榮again)。其實以前身為屁孩的我也有這種幻想,總覺得有練有水泡,有水泡才對得起自己一樣,直到後來遇到教我們拉丁打擊的智利籍老師Carlos,有一天很好奇的問老師是不是手已經爛掉好幾回(超沒禮貌的),殊不知他緩緩伸出手,竟然跟嬰兒的手一般光滑。
屁孩時代的我總以為技巧等於速度和花招,長大才慢慢領悟原來樂器技巧的意義是「用最輕鬆且安全的方式演奏出最完美的音色」,所以樂器入門的引領者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敝校在一年級的時候安排了技巧十分漂亮且嚴格的老師,讓大家能馬上知道怎樣的技巧是最有效率的,接下來的兩年,分別又派了不同的老師來上課,才發現每個老師對於技巧都有不太一樣的心得,而大三的最後一堂技巧課,老師很搞笑但也很認真的說了一句「其實技巧一點都不重要」,後來他才解釋,大學三年這麼多老師分享了這麼多種技巧,最後選擇用哪些技巧去演奏還是決定在我們,只要「不受傷」(很重要所以說了不只三次),任何能夠創造出你想要的音色的技巧都可以使用,沒有絕對的答案。
所以鼓手中有姿勢怪異的(比如Ari Hoenig和Mark Guiliana),也有姿勢漂亮的(比如Steve Smith和Mike Portnoy),他們唯一的共通點是好手好腳(沒有詛咒他們的意思orz),只是選擇了不同的姿勢和技巧而已。更何況鼓不像吉他等弦樂器,有任何需要直接接觸摩擦的地方,三年內我也只看過不小心被裂開的鼓棒木屑戳到這種我們吃辦桌常常遇到劣質免洗筷等級的傷害而已,被hihat夾到手指或是被自己鼓棒戳到眼睛還比較常見(咦?只有我嗎?)。如果有看過厲害的鼓手表演,應該不難發現他們打鼓怎麼好像跟喝水一樣輕鬆,上課的時候不管是哪個老師,也都會再三強調要放輕鬆,因為肌肉一緊繃的話會改變音色,長久下來對身體也容易造成傷害。
雖然可能在這些樂器剛被發明的時候很多演奏者因此手痛腳痛,但身為21世紀的人類,似乎已經不需要再辛苦地穿越那些荊棘,Youtube等資訊平台已經能提供足夠的資訊,只要你肯花時間且具備理性的頭腦,練功不必先自廢武功,空有熱血卻盲目撞得滿頭包會比電影主角還慘,至少人家的血是假的,就算硬把速度練到300bpm的16分音符,練完了手卻受傷不能繼續打鼓,是要怎麼跟其他人證明你有300啦!虛榮心能暫時爆棚的機會就這樣沒了很可惜的!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打鼓呀是不是!
150615/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被記錄下來,分享給需要的人,也提醒不小心忘記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